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年5月4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揭开哮喘的误区,呼吁大家采取行动,解决普遍存在关于哮喘的“谬论”及“误解”。
哮喘一般即指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哮喘在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尚无无法根治方法,但哮喘也并非不治之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用药,定期检查,80%患者可达到临床控制,一般患者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关键是目前很多患者和基层医生对哮喘的防治存在很多误区,严重影响了哮喘患者的康复。本文旨在澄清有关哮喘误区,使哮喘患者得到科学治疗,让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1
误区1:不敢使用吸入激素
很多人害怕使用激素是因为,他们担心成人患者长期使用激素会带来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其家长主要担心会抑制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身高。其实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哮喘发作的用药途径为局部吸入,其主要在支气管和肺部的浓度较高,其他部位的浓度很低,而且吸入激素的使用剂量比全身用药要低得多,因此也极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虽然有报道长期每天吸入超过μg激素对肾上腺皮质可能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但这不是影响激素使用的重要因素,建议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宜,避免盲目使用大剂量。
对于儿童患者,有一项分析结果显示,吸入激素激素治疗6-8个月哮喘患儿身高增长平均减少19.25px(相对长度单位,像素),治疗1年身高增长平均减少13.75px,治疗2年身高增长平均减少7.5px,因此吸入激素对哮喘患儿的身高增长的确有暂时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半年内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会明显降低。由于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长期用药,且对于患儿来说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对其肺部的发育获益更大,因此专家认为家长也不必担心给患儿使用吸入激素。
专家表示,激素吸入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疗法。由于吸入激素只作用于局部,且吸入量仅为0.1%,因而副作用极小。这一点,与口服激素或静脉注射激素,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哮喘患者吸入的激素药物如果沾粘于口腔内,会导致声音沙哑,以清水漱口并将漱口水吐出,即会立刻恢复正常,除此之外,激素吸入并无其他副作用。
02
误区2:仅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控制发作
由于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可迅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哮喘发作症状,无可否认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
但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气道炎症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临床当前也将该病症定性为慢性气道炎症,因此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是不够的,还应该联合使用激素,才能更好地控制发作症状。曾经有患者长期使用短效平喘药物,拒绝长效药物控制哮喘,后病情加重导致急性发作而死亡的悲剧。03
误区3:滥用抗菌药物
很多患者认为哮喘归根结底也不过是炎症,炎症用抗生素就准没错。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哮喘的确是炎症,但它并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因而抗生素对哮喘治疗并没有作用。哮喘是呼吸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大多数情况并不存在细菌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局部激素已可控制95%以上的症状,并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当然,极少数情况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应该由专业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切勿自行滥用,否则会带来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的后果,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04
误区4:盲目相信偏方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中医历史,在治疗哮喘方面无可否认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如果患者需要中医兼治,医院的中医专家诊治,切勿相信没有任何行医资质的江湖游医的所谓偏方,否则不仅会延误治疗,这些偏方还可能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05
误区5:哮喘发病时才用药
哮喘用药可大致分为两类:维持治疗用药和紧急缓解用药。当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紧急缓解用药可改善发病时的急性症状,防止身体受损或者危及生命。在哮喘不发作时,支气管内炎症还存在,还需要维持治疗用药。
在哮喘不发作之后就不用药治疗了,结果导致病情复发给后期治疗增加难度。发作期是“治标”的阶段,要迅速解除气喘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状态;缓解期是“治本”的阶段,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也就是说,想要哮喘永不再犯,就必须在缓解期按要求服药。
一般情况下,缓解期的用药治疗至少要维持2-3年。哮喘患者停药方案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可以突然停药。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三个月后,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
建议减量方案:单独使用中至高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单独使用低剂量激素的患者,可改为每日一次用药;联合吸入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平奇的患者,可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至50%,仍继续联合用药。当达到低剂量联合治疗时,可选择改为每日一次联合用药或停用,单用吸入激素治疗。06
误区6:只满足于药物治疗
实现哮喘的控制目标,需要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涉及医护、患者、家庭和社会、药物、环境(过敏原、吸烟)等因素。研究显示,哮喘综合管理可提高哮喘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患者管理有助于减少哮喘急诊次数,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及规范化用药等均有助于患者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哮喘综合管理需要以下方面着手:建立医患的伙伴关系;查明并减少接触导致哮喘的因素;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哮喘急性加重的管理;特殊类型哮喘的诊治。07
误区7:错误诊断
把所有气喘症状的患者都当作是支气管哮喘,临床并不少见。除支气管哮喘外,如急性和慢性左心功能不全、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气管内良性/恶性肿瘤、嗜酸细胞浸润性肺病、过敏性血管炎等疾病,都可能出现气喘症状。
临床要根据相关指南的指导意见,对经正规治疗,疗效不佳的哮喘患者,应提高警惕,做好鉴别诊断。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肺功能,纤支镜,胸片、胸部和副鼻窦CT,支气管舒张试验/激发试验、无创气道炎症检测等,以期准确诊断。08
误区8:哮喘治疗目标定位不正确
患者和家属希望“根治”哮喘,期望值过高;部分医生认为“没法治”,又缺乏信心。一些见利忘义之徒,打着“祖传根治哮喘单方”的旗号,非法制作、销售掺有糖皮质激素粉末的治疗哮喘假药,牟取暴利。
哮喘病可防可治是目前医学界共识。呼吁医务工作者要跟患者积极沟通,从患者的心理出发,揭露假药的危害,让患者接受正规的治疗;呼吁广大媒体及管理机构加强广告的监管;国家推动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避免出现“神药”造成的悲剧。09
误区9:忽视哮喘患者的依从性
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在病程中绝大多数时间是患者自行用药。因此,患者的依从性是决定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坏的关键。依从性差,是哮喘管理的主要问题。改善依从性对健康预后的效益影响,远大于改变某种特定治疗。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只要找到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就能迎刃而解。针对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不理解用药方案和吸入技巧、患者对健康获益理解不够等,就需要耐心充分地教育;经济原因,可考虑最优用药方案;如果患者容易忘记用药,可以通过短信等电子方式提醒患者,也可以鼓励患者记录哮喘日记。
改善患者依从性工作要点:反复、充分的教育;积极治疗,初诊后即获得明显的疗效;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思想、顾虑,针对性地做说服工作;治疗成功哮喘患者的示范作用。10
误区10:未重视环境中致喘因子的
查找和避免
哮喘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或诱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持续,积极地查明与某个具体患者的哮喘发作有关的过敏原或其他致喘因子,对于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有部分致喘因子明确的哮喘患者,只要能有效地避免再接触,可以收到“不药而愈”的喜剧性效果。有哮喘发病有关常见过敏原有尘螨(屋尘螨、粉尘螨)、花粉(蒿草、豚草等)、霉菌等,蟑螂、鼠尿、蚕丝、甲苯二异氰酸甲酯(TDl)也可能诱发哮喘。医务人员除了询问病史,必要时还可做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查要做过敏原皮肤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体外试验;对于根据相关方案治疗“无效”的病例,不应盲目“升级治疗”,应首先检查环境控制做得好不好。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