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有一两个结果异常,可能都不当回事。然而有些指标的异常往往预示着严重疾病的发生。最近,医院了解到,闫女士(化姓)因为肌酐升高一年没有重视,结果病情的发展速度却远超她的预期。
肌酐升高不重视,下肢水肿才就诊
8月初,46岁的闫女士拖着一双水肿的下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该患者一年多前体检就发现肌酐近umol/L,但是并没有重视。今年5月份检查发现肌酐已经升高至.6umol/L。患者腰酸背痛,双腿水肿严重。”接诊的肾内科主任中医师李华伟介绍说,患者蛋白尿、肌酐升高,很明显肾功能出现了问题,需要住院诊治。
入院第二天,闫女士开始出现咳嗽、咯粉红色痰的症状,检查抗中性粒细胞抗体:pANCA阳性(+),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IgG测定AU/mL,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考虑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同时伴有左肺出血、高血压、高血钾症。肾内科迅速给予止血、抗感染、利尿、降钾、降压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患者症情短暂好转后再次加重,咳嗽、咯血更频繁,伴胸闷、气喘,脉氧下降,复查胸部CT发现闫女士肺部出血灶明显进展,随时可能出现大量咯血,危及生命。立即请重症医学科(ICU)会诊。
重症医学多技术联合,助患者转危为安
“我赶到病房时,患者不能平卧,端坐床边连续咳嗽,伴有咯血,咳血量最多时半天就有~ml,肌酐一度升到umol/L以上,血氧也在持续下降”。前来会诊的ICU吕海主治中医师在查看并了解患者病史后,迅速将其收入ICU进一步治疗。
“患者进入ICU时精神萎靡,咯血,呼吸衰竭十分严重,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心跳骤停,我们迅速对其气道保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耿艳霞副主任医师紧急处理的同时,ICU团队快速商讨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原发病的特点及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江果断拍板,行血浆置换治疗。在肾内科、血库等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闫女士前后经历了6次血浆置换,并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下,接受了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抑制免疫,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闫女士病情开始出现好转,咳嗽咯血明显减少,氧合改善,肾功能指标逐步恢复。最终,闫女士病情转危为安,顺利转出重症医学科,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血浆置换是一种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的血液净化疗法,是将血液引出至体外循环,通过膜式或离心式血浆分离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并弃除血浆,再补充等量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溶液,以非选择性或选择性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轻链蛋白、毒素等),并调节免疫系统、恢复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血管炎多脏器受累,疏忽大意危及生命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全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以中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为特征的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多个器官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最常累及肾脏和肺,例如累及肾脏者会出现肾小球肾炎,急性期还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累及肺部者会出现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等。相关数据显示,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见于各年龄,高发年龄为50~60岁,患病率约为(46~)人/百万人,不同地区发病率及类型存在差异。
周江主任介绍,ANCA相关性血管炎刚被发现时,死亡率很高。近20年来,该病的治疗获得重要进展,从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慢性疾病,随着重症医学技术手段的长足进步及对该病的深入认识,患者死亡率及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几率显著下降。
专家表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按时复查、按期减量,才能有效地遏制病情的发展。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因存在免疫紊乱及长期服用激素类抑制免疫药物,罹患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要做好自我监测,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