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血管瘤简介
皮肤血管瘤形状各样,在临床上可分为三种。
1)单纯性(草莓状)血管瘤:常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数月内逐渐增大,好发于面部,高出皮肤像草莓样,分叶状,颜色鲜红或紫红,质软,压之可退色。
2)毛细血管痣:或叫鲜红斑痣: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好发面、颈部,表面平滑呈鲜红或暗紫色斑片,压之可退色,形状大小不一,小至针尖大小,大至整个躯干,呈散在性分布或斑片状、地图形等。
3)海绵状血管瘤:常为出生时即有或出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面部、躯干,是一种高出皮肤表面的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呈浅紫色或紫蓝色,触之柔软而有弹性似海绵状,有的挤压后可以缩小,有的表面皮肤正常。
二、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是利用核素发出β射线,使局部病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对周围正常组织及全身无影响,治愈后一般无疤痕,目前常用的有两类敷贴器,一种是核素生产厂家提供的商品敷贴器,为一种金属制品,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多是采用放射性核素锶-90。使用时根据病变形状在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前提下直接敷贴,治疗可用一次大剂量法或多次小剂量法;另一种是由使用单位临时配制成一种敷贴药片,多选用放射性核素磷-32,通常是将磷-32浴液配制成一定的放射性浓度,以优质滤纸作为支持物再根据病变的各种形状制成相应大小的敷贴器,直接敷贴在病变部位,按照年龄和病情决定一次敷贴时间。一般间隔3~5个月后再做第二次治疗。
这两种方法对小儿皮肤血管瘤都有较好的疗效。据统计,对单纯性血管瘤和鲜红色斑痣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2%。
同位素敷贴治疗特点:治疗彻底、不留疤痕,方法简单、经济、无痛、无痒,尤其适应于儿童皮肤血管瘤治疗。
三、同位素敷贴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一).皮肤病治疗
1.适应症:
(1).局限性血管瘤(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
(2).局限性慢性湿疹
(3).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4).疤痕疙瘩
(5).外阴白斑(无癌变者)。
2.方法:采用分次治疗方法,间隔三个月后可照第二疗程,但不能在同一部位进行三个疗程。
(1).剂量计算:A*P0(伦琴/小时)=────S
其中:A为32P的总放射性活度(mci);S为32P的活性面积。
为32P的电离常数。
90Sr-90Y的剂量率计算:
*Eβ(90Y)*AP(Sr)=───────────(伦琴/小时)Eβ(32P)*S
Eβ(90Y)为90Y的β射线的平均能量;
Eβ(32P为32P的β射线的平均能量;
换算吸收剂量Rad的方法0(Sr)(rad)=P0(Sr)*0.87
(2).治疗剂量/p>
1.毛细血管瘤:分次照射法,每周1-3次,总剂量如下/p>
1岁,每次rad,总剂量0-rad.
1-6岁,每次-,总剂量0-rad.
2.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及湿疹
一次疗法:-0rad
分次疗法:每次rad,每周1-2次,总剂量-0rad。
3.疤痕疙瘩/p>
每次-rad,隔日一次,总剂量0-0rad。
3.注意事项/p>
(1).照射范围以病损区周边放宽5mm为界。
(2).一次敷贴面积不得超过CM2
(3).同一病区不得超过三个疗程。
(4).敷贴时间应计算准确并准时取下。
(5).防止放射性渗出污染。
(二).眼科病治疗
1.适应症/p>
(1).翼状驽肉术后复发的预防、治疗。
(2).疱疹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症。
(3).蚕食性角膜溃疡。
(4).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预防治疗。
(5).春季卡他性等非特异性结角膜炎。
2.方法:
敷贴前用1%的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一般多采用间隔分次疗法,每次治疗剂量3-15GY(-0rad),间隔3-7天,总剂量30-50GY(0-0rad)。
3.注意事项:
(1).病人眼部出现局部治疗反应,如红肿痛时,适当减少剂量或延长间隔时间,并对症处理。
(2).注意晶状体及视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