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年或中年发炎一次,危险可能会伴随你一辈 [复制链接]

1#

看看周围的同龄人,为什么有些人相对容易生病,身体机能老化得更快?

最近发表在国际干细胞权威杂志《细胞》号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会被年轻时受到的炎症刺激或伤害一辈子,特别是对造血系统产生持续影响,加速细胞老化。炎症如何掩埋健康隐患?我会教你正确地缓解身体的炎症。

德国肿瘤研究中心等团队进行的这项研究中到底发现了什么?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炎症刺激减少造血功能

为了评估反复炎症刺激的影响,研究小组多次给老鼠注射了能引起短期无菌性炎症的兴奋剂。经过4周的恢复期,研究人员发现受刺激的老鼠在体内成熟血细胞的数量或组成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潜力”明显降低。

需要明确的是,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不仅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以分化成多个组织器官的细胞,具有分裂、增殖、分化的功能。

损伤是累积的,不可逆转的

此外,研究组进行了骨髓混合传输实验,经过一年的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炎症刺激组小鼠的功能性造血干细胞减少了约20倍。

另外,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造血能力变弱,说明炎症会累积对造血功能的损害。

炎症加速细胞老化

另外,研究小组检测了两组老鼠的表观变形水平,发现刺激组老鼠造血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年龄大于实际生物年龄。这说明炎症是造血干细胞功能加速老化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炎症对造血干细胞造成“可累积”和“不可逆转”的功能损伤,对造血产生长期抑制作用。

换句话说,青年或中年的炎症影响很可能持续,很可能影响老年的造血系统。

炎症在身体里很早就埋下了种子

在一些重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局部组织细胞受损时,身体会释放炎症因子,引起局部炎症。

这有助于提高机体局部修复病原体抵抗和组织细胞损伤的能力。但是如果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过度的防御会损害健康。

除了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外,很多疾病似乎不相配,但背后往往有共同的土壤——炎症。

与癌症有联系

长期的炎症状态会扰乱免疫系统功能,对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造成障碍。例如,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持续存在,就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诱发心血管疾病

免疫紊乱引起的炎症也经常侵入血管壁内部,导致血管壁受损,血管形成斑点,形成血栓,引起冠心病的发作。

埋下糖尿病的种子

在糖尿病的发展中,炎症反应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损伤血管和组织的内皮细胞,影响组织的胰岛素运输和吸收,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损伤神经系统

炎症反应的失控还会产生神经毒性,损害神经细胞。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牛桥细胞在炎症反应中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疾病。提高肥胖概率

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包括巨噬细胞等。脂肪积累分泌过多的脂肪细胞因子会引起全身性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会加剧这种慢性低等级炎症状态。

因此,肥胖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经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

增加抑郁症的危险

抑郁症发病期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炎症反应都很活跃。抑郁症患者不仅炎症因子增加,炎症反应也增强。

炎症调节从4个方面开始

只要有可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就会引起炎症,总体上可以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包括DNA损伤、端粒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等。

外源性因素:包括感染、外部环境和毒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

内源性因素很难改变,但可以减少外源性因素的影响,避免或控制炎症,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远离污染的环境

生活中处处隐藏着可能引起炎症的因素(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生化人、强酸、强碱、甲醛等化学因子、药物及其他生化剂的不当使用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勤打扫屋子,使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不要乱用药,不要使用杀虫剂、染发剂等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

好心情和有规律的休息

持续的心理压力会损害机体调节炎症活动的能力。熬夜引起的昼夜紊乱也会增加多种炎症疾病的危险。

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睡7~8个小时,遇到不满意的事要学会控制情绪,必要时要求助心理医生。

养成运动习惯

肌肉收缩时,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身的炎症反应。

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要做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加强肌肉力量。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适当地练习减肥。

少吃垃圾食品

经常吃高盐、固有、高热量食物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改变肠道菌群,增加肠道通透性,容易引起慢性炎症。

例如,多吃一些饼干中的反式脂肪酸、烧烤中的糖化种产物,特别是红肉等,会加重炎症反应。

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免疫水平,对控制和缓解慢性炎症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患有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或炎症引起的疾病,单靠生活方式很难控制,则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接受治疗,以免炎症恶化,引起各种并发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