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 http://www.xxzywj.com/m/<
原创蔡青青中山用药小知识
什么是甲亢?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颈部的一种腺体)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
针对甲亢治疗的主要三种方式:
1)抗甲状腺药物;
2)碘治疗;
3)甲状腺次全切手术。
这三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方法各有利弊。
抗甲状腺药物因其可保留甲状腺产生激素的功能,治疗方便可靠等优势,使其在甲亢治疗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程长,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抗甲状腺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为硫脲类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断甲状腺球蛋白上酪氨酸的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联,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药物不良反应
1.常见的轻微副作用
MMI和PTU都可引起轻度的皮肤反应如瘙痒、皮疹、荨麻疹,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此外还可能会引起关节痛、关节炎、头晕、头痛等。
轻微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联合使用抗组胺药物即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与给药剂量相关,可通过将一日一次的给药方案改为分次给药,从而减少相关的胃肠道反应。
2.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缺乏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0.6%。MM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似乎与剂量相关,但PTU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与剂量无关。
粒细胞缺乏通常发生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最初的2-3个月内或再次用药的1~2个月内,但也可发生在服药的任何时间。
因此,建议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初期定期监测血常规。若中性粒细胞<1.5×10^9/L,应当立即停药。若在抗甲状腺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热、咽痛或其他感染等粒细胞缺乏的最早期征象时,切不可自行服用感冒药,而应立即停药并就医监测血常规。
3.肝毒性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并不少见,但通常程度较轻,及时停药后多可自行恢复。MMI引起的肝损害多与药物剂量相关,PTU引起的肝损害与剂量无关。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可发生在服药的任何阶段,通常发生于用药后3个月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毒性是罕见并发症,PTU肝毒性的发生率高于MMI。
因此,患者在MMI或PTU的使用过程中如出现黄疸、深色尿、腹痛、厌食、恶心等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检查肝功能。
4.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
PTU可诱导产生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部分使用PTU的患者可能会检测到ANCA阳性,但没有血管炎的临床症状,仅少部分会发生ANCA-阳性血管炎,临床症状包括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疼痛;皮疹;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咳血、呼吸衰竭等肺损害;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肾脏损害。PTU引起的ANCA血管炎可发生于服药的任何时期,且与剂量无关。多数患者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及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症状缓解,极少数病人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因此,使用PTU前应检查尿常规,有条件者可常规检查ANCA抗体。
综上所述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有效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较为罕见,但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仍不能掉以轻心,忽略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对严重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有问题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46(10):-.
2.DouglasSRoss,MD.硫脲类药物的药理学及毒性.UpToDate临床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