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它既是身体的支柱,也是信息和能量布达的枢纽,有着平衡肢体、协调运动、减震保护等作用。脊柱的不适和病变,往往会给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较大的障碍,严重时甚至导致瘫痪。
近年来,脊柱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日前,记医院,见到了脊柱外科主任鲁秀国,近距离与“大咖”聊一聊有关脊柱微创手术的相关问题。
2毫米针孔
为患者“浇筑”脊柱健康
“手术很成功,今天下午就可以下地了。”上午十点,鲁秀国正为今早刚刚完成手术的患者林女士检查创口。
68岁的林女士是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大约十天前,她从床上起身时突感腰椎疼痛,原以为只是扭伤,不想卧床休息几天之后,疼痛愈发剧烈。她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经过检查,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导致的胸椎、腰椎骨折。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钙流失快,极易引发骨质疏松症,导致压缩性骨折。”鲁秀国说。针对林女士的病情,医生建议她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对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鲁秀国向记者介绍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原理。该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在患者背后做2-3mm的切口,用特殊的穿刺针在X线监护下经皮肤穿刺进入椎体,建立工作通道,向骨折椎体内灌注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的骨水泥,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密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顺利为林女士修复了两节骨折椎体。
据了解,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耐受范围广等优点。术后12小时患者即可下地活动,大大降低了骨折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年龄较大和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治疗脊柱骨折的新选择。
“镜到病除”
腰椎间盘病好帮手
椎间盘病是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20-30%,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往往不足,以至于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常导致反复发作,疾病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23岁的杨先生就是长期受到腰椎间盘病困扰的患者。他在上学时就出现了腰部疼痛伴右臀部小腿放射痛的症状,不能久坐久站,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症状反复发作。1个月前,杨先生的症状加重,右下肢持续麻木疼痛,无法行走,不医院脊柱外科腰椎间盘病门诊就诊。
鲁秀国为他详细检查后,确诊杨先生腰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经过对病史的综合评估,鲁秀国选择了目前最先进的椎间孔镜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仅1天,杨先生的症状即刻缓解,开始下床活动,2周后便返回了工作岗位。
“椎间孔镜其实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患者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鲁秀国介绍说,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皮肤切口仅7mm,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合1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开放手术后复发、椎间孔狭窄、椎体后缘骨刺等的治疗,具有极佳的术后效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医院脊柱外科通过引进人才、技术、设备、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服务措施等,成立了腰椎间盘病专病门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椎间盘疾病全面诊疗方法、核心医疗团队完善的医疗体系,尤其是脊柱内镜微创治疗,在烟台市处于先进水平。作为医院脊柱外科的科主任,鲁秀国擅长颈肩腰腿痛、创伤骨病等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微创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等方面经验丰富。
YMG全媒体记者王修齐
实习生李思齐通讯员周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