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三杨庄遗址发现了汉代房屋,其特点是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农村印象有相当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代民居的典型形式,以此可以要求重新改写关于汉代 里居 的既有含义;二是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特例,不把它视为汉代的 典型农居 。贾让《治河三策》在开篇处谈及:汉代一部分农夫,在原来*河堤内的滩地上, 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而且是 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 。如果我们以贾让所说的 新起庐舍 来观察和分析三杨庄遗址的 房舍 农田 的总体布局,似乎疑问可以豁然开释:这里不是汉代的寻常农村,而是在*河滩地新垦殖区出现的新起庐舍。而传世文献所描述的 闾里 民居,对应的是贾让所谈及的 城郭 旧居。如此认识三杨庄遗址的性质,并没有降低其历史文化价值,而是更加拓展了它的研究空间。 【关 键 词】三杨庄;聚落;汉代农村民居;多样性 一、三杨庄聚落形态所提出的问题 河南省内*县三杨庄附近出土的汉代聚落和农田遗址,无疑是我国最近若干年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三杨庄遗址一经发现就备受关注,甚至有 中国的庞贝古城 之誉。2010年9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省内*县隆重召开了 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多个国家的与会专家认为,内*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年来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更是中国古代聚落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掘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汉代乡村聚落的真实景象,为研究汉代乡里的社会组织结构、基层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乡里布局、环境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所发现的汉代农田耕作遗迹,对研究汉代农耕技术和土地分配等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①在考古工作继续有序展开的同时,相关的研究工作业已展开。在笔者见闻所及的范围内,史学的研究论著,除了研究*河水患(或曰*河水利史)的视角之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其一,注重研究三杨庄所见农田遗址,借以推进汉代农业史的研究,韩同超先生的《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1]一文,堪称代表作。其二,注重研究三杨庄所见聚落遗址,不仅涉及社会生活史,也可以加深对社会制度史的研究。程有为先生在他的论文《内*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河水患》[2]中对相关问题已有论及。本文的讨论将沿着第二个方面即聚落遗址问题而展开。 关于三杨庄遗址所出汉代房屋遗址的布局特点,刘海旺先生将其概括为 宅在田中,田中建宅 。[3](P71)这种独特的住房形制与学界对古代 民居 的一般印象形成了反差。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汉代的 农村 应该是:多处院落毗邻相连,相近者构成 邻居 关系,共同构成为 里聚 村落 社会;每 里 应该是相对独立的,有 里门 的存在,以其开阖状态决定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否;在村落的外面则有大片的土地可供耕种。农夫入居在里,出耕在田,斯为常态。但是,三杨庄汉代遗址发现的庭院每个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成片的农田环绕着每个独立的农家庭院。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 农村 印象显然有相当的不同。 如何解释这种不同?大致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代民居的典型形式,以此可以要求重新改写关于汉代 里聚 的既有含义。另外一种思路是,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特例,不把它视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农居,如此,就常态而言,传世文献对农村里居的描述并无需要改写之处。本文持后一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