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血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病毒,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川崎病别慌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7/9113049.html

最近,朋友圈或媒体有报道「新冠病*,可以导致儿童川崎病」。由此也引起很多家长的恐慌,自家的宝宝会不会有危险啊,到底怎么办啊?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原委。

近来在新冠病*在欧美流行这个大背景下,陆续有至少有6个国家,尤其是意大利,出现了近例儿童比较罕见的疾病。这些儿童疾病有比较共性的问题,就是发烧、血管炎症、消化道问题。因为这个疾病很类似川崎病的表现。而且有部分儿童检测出有新冠病*阳性。所以,有怀疑是不是这种川崎样的疾病,是否是新冠病*所导致的。

为了增强了解,川崎病是一种儿童血管炎,成人少见。最早是由日本的儿科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这个病的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认为遗传基础上,有一些感染因素触发导致全身免疫反应。

但是,就目前来说,也没有一个国家证实新冠病*导致了川崎病,而是一种提醒。正如世卫组织流行病学专家玛丽亚·范·克霍夫提醒各国儿科医生警惕、和加强对这种疾病的监测和信息的掌握,以便更好的指导治疗疾病。

而意大利儿科学教授安吉洛·拉维尔利表示,新冠病*是一种新出现的病*,而川崎病已经被公认50多年了,因此新冠病*不太可能是引发这种罕见疾病的原因。

无论怎么说,新冠病*是否直接或间接导致这种川崎样疾病,还是一个未知数。

川崎病和新冠肺炎可能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是因为新冠肺炎流行情况下,正好有些儿童出现了川崎病。也有可能在住院过程中,由于院内的感染,导致有新冠病*的感染。

另外,这个疾病是否就是川崎病,还是说是类似川崎病,也尚没有定论。直接报道或说新冠导致儿童川崎病,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或有误导的。

那么,对于我们国内的宝爸宝妈应该如何应对呢?

1.新冠病*的防控是必需的

比较妥当的方式,照旧按照新冠病*卫生要求,做好家庭和儿童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人群密集,尤其是儿童。另外,按照7步洗手正确洗手。同时需要保持足够的营养,现在流行说法就是「喝粥没用,吃肉!」,就是每天摄入合适量的肉或鸡蛋、牛奶摄入,有新鲜的蔬菜水果。

2.需具备及时察觉异常的能力

川崎病在欧洲非常罕见,也是这次增加类似病例报道引起震动的原因。但是在亚洲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地方,并不罕见。上海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发病率在千分之一,而日本韩国甚至为上海的3倍,日本每个儿童在5岁前就会有1个得川崎病。目前,国内没有出现这种新冠肺炎合并有川崎病或类川崎病儿童。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会包括这些症状,这也是需要宝爸宝妈们提高科普认知,有这些症状引起早期警觉的:

发烧超过5天,且体温在38度以上。这和感冒不一样,感冒的发烧基本上3-5天就已好转;眼睛发红。眼结膜、或白眼球有充血,但是没有什么眼屎等分泌物;生殖器、嘴唇、手掌、脚底皮疹。比如手掌脚掌有红斑或红肿,1-2周后有脚趾手指脱皮;喉咙痛。喉咙或嘴巴黏膜有充血;舌头红呈草莓样;有部分颈部淋巴结肿大;当然,最大的一个威胁就是川崎病严重的可以导致心脏病发作和动脉瘤。

目前川崎病的治疗是成熟的,最主要的是早期识别,并且早期治疗。这里所说的早期治疗,即发病的前12天内,采取规范足够的治理,绝大多数就是9成以上都可以治愈。一个药物就是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所以只要及时的使用丙种球蛋白,绝大多数可以在2天内退热。另外一个药物,就是阿司匹林。早期比较大剂量针对炎症,后续为了避免对冠脉的后续损害,在出院后仍需要在2个月内持续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或复查心电图。

3.新冠病*对儿童的影响较小

儿童感染新冠病*的症状,也和成人类似。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更多的是没有症状、或轻度症状,只有很少部分的会重症。国内确诊新冠病*感染儿童,55%是轻度或没有症状的,40%是中度如肺炎的临床或影像表现,但是没有低氧血症。前面两部分占了整体的95%。只有其中的5%是重症如呼吸困难、中枢青紫、低氧血症。

而整个儿童感染新冠病*的比例,对整体感染人群是比较低的,基本在1-5%。即使随着检测手段、流行范围等不同,儿童感染比例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总体来讲,宝爸宝妈只要提高科普意识,做好正确防范,就不必恐慌。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找有诊治能力的医生,就能沉着应对。

参考

DongY,MoX,HuY,etal.EpidemiologyofCOVID-19AmongChildreninChina.Pediatrics.

BurnsJC,GlodéMP.Kawasakisyndrome.Lancet.;():.

NakamuraY,YashiroM,UeharaR,etal.EpidemiologicfeaturesofKawasakidiseaseinJapan:resultsofthe-nationwidesurvey.JEpidemiol.;20(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